2022-09-13 17:59
台湾缺乏天然资源,不论对内、对外,都有国际化的需求。近来,Google、美光等全球科技巨擘纷纷加码投资台湾,邻近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在转移,台湾具有一定的替代诱因;护国神山台积电则将要到美国设厂。显然,台湾对高端国际人才有一定的渴求,2030双语国家政策势在必行。
由于需要的是高端人才,对学生来说,绝非增强英语能力、学好英语就行,“双语国家的建构,不是单纯加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,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专业知识涵养、要有‘内容’,以系统性的方式教学,让语言力和专业力一并提升,”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点出关键。
中山大学英语教育的底子原本就好,目前外籍教师人数有47人,占全校教师8.3%;109学年度全英语授课(EMI)的课程数,不含外文系,学士班为114门(5.66%)、研究所达374门(19%);108学年度若不含外文系,学士班学生CEFR B2级英检通过率则为19.53%(含OOPT测验为33.15%)。
超前部署 推动全英语教学十年计划即使各项数据表现皆逐年成长,中山仍不以此为满足,2018年12月,教育部提出2030年双语国家政策,早在同年8月,中山就先一步确立了2030年要成为全英语大学的目标,并制定“全英语教学十年推动计划”,“这就是超前部署的概念!我们是全国首个提出全英语大学的学校,”郑英耀强调。
中山的十年计划预计分三阶段逐步完成,终极目标是在2030年,让全校研究所课程达到100%全英授课、大学部所有科系均提供英语授课专班,全校外籍教师比例则要达到20%。
从细节来看,计划从教师培训、课程和学生三大面向切入,教师培训规划补助教师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的EMI、美国OPEN(Online Professional English Network)等在线自学课程,并加强教学助理培训,另外会定期举办全英语授课讲座或工作坊、成立英语授课教师社群。教务长林伯樵指出,今年二月中才组织的社群,三月就有超过30位教师报名,“要愿意在同事面前试教、分享,对老师们是很不容易的。”
课程方面,则逐步针对双班学系推动全英语授课专班,以及全英语学士学位学程。修习全英语专班的学生,除了必修课是全英内容,平常还能透过在线课程复习,达到教学资源共享。若是非英语专班的学生,校园也有英语自学园等各种资源能使用。
有趣的是,110学年,中山原先预计将率全国之先,由机电、电机系的双班中,挑出一班做实验性的全英语授课,没想到只有一班编制的化学系,也身先士卒说要参与,遂于今年新成立了“英语组”,“我们的能量已经完备,老师们都主动说要用英语教学,”化学系教授兼主任李志聪解释。
事实上,中山化学系有来自英国牛津、剑桥、美国柏克莱等名校的优异师资,新成立的英语组,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、获得克莱门森大学终身职副教授的学者主动应征,全系新聘教师的平均年龄仅有40岁,个个充满斗志,“德不孤,必有邻,化学系的师资太强了!”郑英耀忍不住赞叹。
林伯樵进一步强调,近年来,欧美日等化学相关产业陆续在台设厂,化学产业持续往国际化发展,“代表学生除了按照既定排名挑选学系,一定还会思考谁提供了全英语环境,让他在台湾学习化学。所以为学生打造全英授课环境,是系上全体老师最重视的事。”
为本地生建构全英环境 外籍生求学水到渠成校园环境、师资等条件都到位后,学生沉浸在全英语环境中,自然会对语言能力有所追求。今年,李志聪的一位学生申请到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班全额奖学金,“其实他(学生)去年申请上另一间,但那不是他属意的学校。今年加强英语后,果然挑战杜克成功。”
郑英耀另外补充,为本地生建构好全英语环境后,外籍生来中山念书,等于水到渠成。
人文底蕴充足的中山,其实完全具备发展全英语大学的优势。即便是中文系,也不乏来自加拿大、保加利亚的汉学教授,颇有国际汉学重镇之姿;日前教育部长潘文忠更宣布,将在中山成立全国首座“台美教育倡议―双语培训基地”,预计结合地方政府、携手中小学,将全英语教学训练资源散播到高屏地区。
“搭配现有基础,再按照目标一步步推进,或许2030年订定的双语国家政策,中山2025年就会达成,”郑英耀信心十足。
本文由:乐鱼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 提供
关键字: 乐鱼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